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

来源:2exam.com 2013-5-19 9:52:10

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原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5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相关专业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张忠元,校长范昕建。

学校占地面积1800亩,有16个学院、31个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2.2万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1997年)。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

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学校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 490余人。其中“国医大师”1人,“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首届高校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7 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8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4人,四川省名中医60人。

学校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坚持“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让学生得到发展机会、让学生增强发展动力”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中医药人才,其中有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由学生主办已达30年的学术性刊物《中医学与辩证法》在全国高校有较大影响。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达到 2.8亿元,馆藏各类图书近300万册。现有各级各类实验室64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四川)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11个,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0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6个。有直属附属医院4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18所,实习医院38所,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基地)建设单位。

学校有国家中药 GCP 中心、四川省中药筛选评价中心、四川省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成都分中心、中医药文化中心等科研机构。“十一五”以来,新上各类科研项目2034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03项。

学校按照“政府规划、专家献智、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原则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十一五”以来学校签署校地、校企合作协议80余项。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是我国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接收和培养了来自韩、日、新加坡、以、德、法、英、美、加及港、澳、台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历教育学生(含本、硕、博)及多种类型的短期进修培训学员,开展了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的大学及台湾地区义守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的学历教育和互换学生等项目。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我校在葡萄牙举办的分校中实施中医针灸本科学历教育,开创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在海外举办学历教育分校之先河。学校与 26 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其中执行了我国与韩国、泰国、印尼等政府间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作项目。学校是国家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等。

经过50余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凝练了“秉承传统、崇尚创新、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博学、精思、笃行”的校训,形成了“求实、团结、勤奋、进取”的校风、“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乐学、善思、求本、创新”的学风,“艰苦创业、乐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成中医人精神。“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开门、开放、开拓,求真、求实、求效”的工作思路,着力创新,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目标努力前进,不断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